9月19日,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提供商普渡机器人宣布推出其首款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这款机器人以其先进的仿生设计和强大的全向移动能力,旨在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对多功能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预计于2025年投入市场,PUDU D7有望引领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潮流,开启新的篇章。
普渡机器人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涛强调:“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以发明家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PUDU D7的问世不仅代表了我们在机器人技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对未来服务机器人行业愿景的具体体现。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探索专用型、类人形及人形机器人,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助力解决现有挑战,创造新的可能。”
普渡在今年早些时候率先提出了“类人形”的概念,认为通过增加机械臂的功能,服务机器人能够显著提升其功能性和适用范围,实现更高的通用价值。专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将共同构成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PUDU D7是普渡X实验室精心打造的成果,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类,身高165厘米,重45公斤,拥有65厘米的臂展和30个自由度,加上灵巧手后自由度增至50。这样的设计确保了D7能够进行流畅而精准的动作,胜任各种复杂的任务。
D7具备类似人类的结构特点,底部安装有支持360度旋转的底盘,最大行驶速度可达2米/秒,并且可以在10度的倾斜面上平稳运行。其出色的移动性能让它即使在狭窄且变化频繁的环境中也能游刃有余,比如繁忙的餐馆或工厂车间。此外,D7配备了一块超过1KWh的大容量电池,保证了至少8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间。
在技术方面,PUDU D7整合了普渡在定位、感知、规划、调度和控制等领域的最新成就,配备了包括RGBD相机、激光雷达在内的多种先进传感器,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和融合SLAM定位技术,实现了在大空间和高动态环境下的精确定位与导航。
上半身的操作部分,D7展现了极高的通用性和交互能力,能执行电梯操控、物品运输与分类等多样化任务。单臂承载能力达10公斤,末端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1毫米,这使D7能够应对各种精细操作,适用于广泛的工业和服务场景。
普渡机器人利用多维度的数据驱动具身智能,并采取了“大脑大模型”与“小脑大模型”分离的设计思路,通过多层模型的协同作用,增强了PUDU D7的AI智能交互和学习能力。D7不仅能理解并响应不同场景下的复杂命令,还能通过持续的学习过程,优化其操作策略,逐渐适应并高效完成各类任务。
PUDU D7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具身智能学习能力,将有能力解决跨场景端到端的任务,促进通用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普渡机器人提出的R2X(Robot-to-Everything)生态框架,旨在打破机器人行业的封闭状态,促进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智能生态系统。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昂贵的改造。
例如,在酒店和办公大楼中,要实现R2X,就需要机器人与电梯、门禁系统等设施无缝对接。如果采用传统的IoT方法,则意味着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升级,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导致额外的风险。PUDU D7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无需外部设备改造,就能通过自身的机械臂完成诸如操作电梯按钮、刷卡开门等任务,从而减少了成本,提高了跨场景任务的通用性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D7的出现填补了服务机器人在跨场景端到端任务处理上的空白。无论是餐饮业的送餐与上菜,还是酒店业的接待与客房服务,D7都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随着D7的不断学习和进化,它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餐饮、零售、酒店、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
普渡机器人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理解并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将公司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服务的智能化升级。随着PUDU D7的推出,以及公司对多元形态机器人的深入研究,普渡正引领着服务机器人行业向着更加开放、智能和通用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