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马神话席卷全球,在座的皆为天选之人。
国产顶级3A巨制《黑神话:悟空》一经亮相,即刻创造多项记录,不仅迅速登顶各大平台销售榜,更是在Steam上连续三周稳坐冠军宝座,销售额已突破26亿元,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屡创新高。
简而言之:热度空前,势不可挡。
其背后的开发团队也随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团队规模至今仅百余人,相较于海外大型工作室动辄数千人的规模,可谓人人都是顶尖高手。
这也引发了“挖角狂潮”的奇观,传闻团队成员不得不在脉脉等社交平台上标明“暂不求职,招聘勿扰”的字样以求清静。
与此同时,创始人冯骥也走到了聚光灯下,被其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公开认领。通过他的多次对外分享,我们得以窥见这个历经十年磨砺的团队是如何打造出这部国产顶级3A大作的。
华科校友领航,为游戏放弃考研之路
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兼CEO冯骥,正是《黑神话:悟空》背后的关键人物之一。
20年前,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在大学期间便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所学的专业。
整个大学生涯,他几乎沉浸在暴雪游戏中度过。大学毕业之际,正值《魔兽世界》在国内公测,他毅然放弃了考研计划。
据报道,他因沉迷游戏,在短短三个月内花光了原本用于考研的资金,随后在室友的支持下又坚持了八个月,直至身无分文,开始向游戏公司投递简历。
正是这份对游戏的热爱,让他叩开了游戏行业的大门。冯骥特别提到了父母在其年幼时便为他购买游戏机,对此他心存感激。
据说在面试时,有一道题目要求设计一套装备并为其编写世界观,冯骥凭借自己对《魔兽世界》的理解,设计了一套名为“上位恶魔的欺诈”的套装,最终顺利入职。
不久后,他撰写了一篇题为《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的文章,对现代游戏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008年,冯骥加入腾讯,负责PC网游《斗战神》项目的主策划工作。
尽管《斗战神》起初受到了不少好评,但随着时间推移,游戏表现并未达到预期。2014年,冯骥和其他六位核心成员离开腾讯,创立了游戏科学。
团队之所以取名为“游戏科学”,是寓意着游戏开发如同一门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技术。
游戏科学的第一个项目《百将行》借鉴了冯骥喜爱的《刀塔传奇》。经过一周的努力,他们完成了游戏原型,并于2015年7月通过网易代理公测。然而,由于后期用户流失严重,该游戏在两年后停运。
随后,团队尝试了新的方向,推出了即时战略手游《战争艺术:赤潮》,由英雄互娱代理,并于2017年9月登陆App Store。同年,游戏科学获得了来自英雄互娱的投资。
基于这些经验,冯骥为公司确立了五个核心原则,包括“沉浸式成长驱动玩法”和“不可妥协的高品质画面”。
至此,《黑神话:悟空》的研发阶段拉开序幕。
联合创始人、美术总监杨奇同样功不可没。他曾是腾讯《斗战神》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8年加入腾讯量子工作室。
早在2016年,杨奇便提出了《黑神话:悟空》的概念,直到《战争艺术:赤潮》完成后,再次提议,冯骥才决定正式启动该项目。
“人手不足、资金短缺”是游戏科学面临的两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发布项目演示视频。
2020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的首支预告片发布,瞬间引爆游戏圈,B站播放量超过1.4亿,中文全网播放量超过8.2亿。
此举不仅吸引了大量游戏人才的关注,也让游戏科学在短时间内收到了成千上万份求职申请。
不久之后,腾讯宣布投资游戏科学,获得5%的股份,但承诺不会干涉公司的产品决策和日常运营,也不会介入游戏的发行和运营。
随着《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少猎头也开始瞄上了游戏科学的员工,导致一些成员在社交媒体上标明“不找工作,招聘勿扰”。
内部团队至今仍只有140人,但自2018年项目启动时的13人已扩大了10倍。这些成员大多来自腾讯互娱自研工作室,平均从业经验和合作时间均超过10年。
除冯骥和杨奇之外,还包括首席游戏策划江柏村、“村长”之称的情报学专业毕业生,以及技术总监招文勇等。
值得一提的是,《黑神话:悟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游戏(英雄互娱)的支持。2017年,英雄互娱投资游戏科学,并占股19%,成为了联合出品方。
此外,众多国内知名动画团队也为游戏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如Fliiip Design、大火鸟文化和润物定格等,而利亚德子公司虚拟动点则提供了空间计算和定位捕捉技术支持。
英伟达、AMD和英特尔等硬件巨头也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技术支持为游戏的成功添砖加瓦。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证明了那句老话:“一群真正热爱西游的人,终于回来了。”
One More Thing
《黑神话:悟空》仅仅是黑神话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游戏科学早已注册了一系列相关商标,如黑神话钟馗、搜神、大荒、小倩等,为后续的作品铺平道路。
—完—
@量子位 · 跟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深受启发的朋友们,欢迎点赞、关注、转发三连。